浙东容器
zhedong container全国六大生产基地,保障售后助安全
浙江广东陕西贵州湖北山东
如今,从快车道加速驶来的生态环境治理产业,正走在第二个五年的路上。
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把规划效用延伸到2035年,“十四五”规划至关重要。“十四五”规划不仅针对“十四五”五年,同时要着眼长远,与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的目标相对接。“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十九大提出的阶段性目标。生态环境部有关技术组曾如此判断,到2035年,水环境基本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好于Ⅲ类水体占80%。
“2021-2025年,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又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期。”源于生态环境部此前消息称,“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已经形成了基本思路、初稿等成果,将按照时间的节点进一步研究、修改、完善、上报。规划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做到目标、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从整个质量目标看,‘十四五’应该是中国完成2020年总体改善后,要具有的一个新的提升阶段。”这也决定了“十四五”各项内外环境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跟以前相比,应该变成“怎么做”的规划,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方面,而不是“蓝图型”的规划。
“十四五”期间,无论是从推动绿色发展还是从保护生态环境来讲,都应该紧紧抓住绿色消费的窗口机遇期。以低碳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把握存量经济和增量经济市场,用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技术和模式对存量经济进行绿色化改造。诚如改变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观念,采用更为广泛的“乡村”观念,通过远程连接为乡村提供专业化环保服务。
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借助信息手段,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系统构建政策指导或治理技术的咨询体系。相应地,环保服务企业也由单一服务商逐渐向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变,业务范围由设备供应、工程改造拓展到为用户提供诊断、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一站式”服务,覆盖陆地海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设。
从单一的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到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容量保护方面的政策并重。相对侧重于规范标准以及具体管理政策的制定,更多地向标准建设、过程指导、监督考核等纵深领域延伸。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环保、粤港澳美丽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战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治理重头戏。
尤其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合理定位和协调各政策工具作用,强化政策手段的组合调控。这势必导致绿色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放宽,鼓励各类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利用“互联网+”促进绿色消费。与之密切相关的绿色产品供给、垃圾分类回收、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建筑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等作为推进绿色消费的重点领域。
“绿色发展不仅是在做减法,更重要是在做加法和乘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仅我国的绿色产业市场空间就可达到几十万亿元。这其中,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体系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将成为环保未来产业的增量空间。据估算,2018年我国绿色经济产值约为6万亿元,到2025年可达到12万亿元,约占GDP的8%。
此外,在“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工作要做到全面融合。生态环境部要进一步把气侯变化相关工作内容纳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规划,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温室气体的管理工作,如开展常态化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温室气体数据的年度发布工作。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